



RAM 是Random Accessmemory(隨機存取存儲器)的簡稱,存儲單元的內容可按照需要隨機取出或存入,且存取的速度與存儲單元的位置無關。這種存儲器在斷電時,將丟失其存儲內容,通常作為操作系統或其他正在運行中的程序的臨時數據存儲媒介,因此在計算機和手機中一般把其叫做(運行)內存。RAM,可分為SRAM (靜態隨機存儲器)和DRAM (動態隨機存儲器),DDR則屬于DRAM。以下是SRAM和DRAM之間的區別。
一、工作原理
SRAM:SRAM(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,靜態隨機存儲器)是一種基于觸發器的存儲器,使用穩定的存儲電路來存儲和保持數據。每個存儲單元由一個存儲器單元和控制電路組成,其中存儲器單元由多個觸發器構成,能夠存儲比特數據。由于采用了觸發器結構,SRAM在不斷刷新的過程中保持數據的穩定性。
DRAM:DRAM(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,動態隨機器)是一種基于電容的存儲器,使用電容來存儲和表示數據。每個存儲單元由一個電容和一個訪問晶體管組成。電容在存儲器中充電或放電來表示數據的0和1。由于電容會逐漸漏電,DRAM需要定期刷新以保持數據的正確性。
二、存儲密度
SRAM:由于SRAM采用了穩定的存儲電路,每個存儲單元需要更多的晶體管來實現,因此SRAM的存儲密度相對較低。每個存儲單元通常需要6個晶體管。
DRAM:由于DRAM采用了電容存儲結構,每個存儲單元只需要一個電容和一個訪問晶體管,因此DRAM的存儲密度較高。每個存儲單元通常只需要1個晶體管和1個電容。
三、刷新需求
SRAM:由于SRAM的存儲單元采用穩定的觸發器結構,不需要進行定期刷新操作。數據可以一直保持穩定,無需周期性刷新。
DRAM:由于DRAM的電容逐漸漏電,數據需要定期刷新以保持其正確性。DRAM需要通過刷新操作周期性地重新寫入數據,否則數據會丟失。
四、訪問速度
SRAM:SRAM的訪問速度非常快,因為數據存儲在觸發器中,可以立即讀取和寫入。SRAM具有較低的訪問延遲和高速的讀寫性能。
DRAM:DRAM的訪問速度相對較慢,因為數據存儲在電容中,需要經過訪問晶體管的操作。DRAM具有較高的訪問延遲和相對較慢的讀寫性能。
SDRAM是同步DRAM的意思,“同步”是指內存工作需要同步時鐘,內部命令的發送與數據的傳輸都以它為基準。內存頻率與CPU外頻同步,大幅提升了數據傳輸效率。
SDRAM從發展到現在已經經歷了四代,分別是: 第一代SDR SDRAM,第二代DDR SDRAM,第三代DDR2 SDRAM,第四代DDR3 SDRAM,現在已經發展到DDR5 SDRAM。
DDR SDRAM是Double Data Rate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(雙倍速率同步動態隨機存儲器)的簡稱,是由VIA等公司為了與RDRAM相抗衡而提出的內存標準為第二代SDRAM標準。
DDR2(Double Data Rate 2)SDRAM是由JEDEC(電子設備工程聯合委員會)開發的第三代SDRAM內存技術標準,1.8v工作電壓,240線接口,提供了相較于DDR SDRAM更高的運行效能與更低的電壓,同樣采用在時鐘的上升/下降同時進行數據傳輸的基本方式,但擁有兩倍于上一代DDR內存預讀取能力(即4bit數據讀預取能力)。
DDR3 SDRAM相比起DDR2具備更低的工作電壓(1.5v),240線接口,支持8bit預讀,只需133MHz的工作頻率便可實現1066MHz的總線頻率。
DDR4相比DDR3最大的區別有三點: 16bit預取機制(DDR3為8bit) ;同樣內核頻率下理論速度是DDR3的兩倍;更可靠的傳輸規范,數據可靠性進一步提升,工作電壓降為1.2V,更節能。
DDR5相比DDR4,基礎頻率更高,起步可達到4800MHz,DDR4起步一般是2133MHz或2400MHz,旗艦級DDR4內存可達到4266MHz,隨著頻率的提升,帶寬也隨之更高;工作電壓降為1.1V,能耗比更優;接口不同,為了單條內存實現雙通道,DDR5內存插槽防呆接口變到了居中位置。
從DDR到DDR5主要的區別是在于傳輸速率的不同,隨著時鐘周期的不斷降低,傳輸率也不斷提高,電壓也越來越低。
DDR在消費型電子與網絡通訊等領域、工業控制領域均得到廣泛的應用,例家用電器(液晶電視、數字機頂盒、播放機)、機器人、工業自動化等應用。